
紫花苜蓿的栽培技術
(一)土壤耕作與施肥
紫花苜蓿種子細小,幼芽細弱,頂土力差,整地必須精細,要求地面平整,土塊細碎,無雜草,墑情好。紫花苜蓿根系發達,入土深,對播種地要深翻,才能使根部充分發育。紫花苜蓿生長年限長,年刈割利用次數多,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亦多。據報道,紫花苜蓿每畝每年吸收的養分,氮為13.3千克,磷4.3千克,鉀16.7千克。氮和磷比小麥多1~2倍,鉀多3倍。用作播種紫花苜蓿的土地,要于上年前作收獲后,即進行淺耕滅茬,再深翻,冬春季節作好耙耱、鎮壓蓄水保墑工作。水澆地要灌足冬水,播種前,再行淺耕或耙耘整地,結合深翻或播種前淺耕,每畝施有機肥1500~2500千克,過磷酸鈣20~30千克為底肥。對土壤肥力低下的,播種時再施入硝酸銨等速效氮肥,促進幼苗生長。每次刈割后要進行追肥,每畝需過磷酸鈣10~20千克或磷二氨4~6千克。
(二)播種
1.種子。播種前要曬種2~3天,以打破休眠,提高發芽率和幼苗整齊度。種子田要播種國家或省級牧草種子標準規定的I級種子;用草地播種Ⅰ、Ⅱ、Ⅲ級種子均可。 2.接種。在從未種過苜蓿的土地播種時,要接種苜蓿根瘤菌,每千克種子用5克菌劑,制成菌液灑在種子上,充分攪拌,隨拌隨播。無菌劑時,用老苜蓿地土壤與種子混合,比例最少為1:1。 3.播種量每畝播種子6.5~8公斤,用草地每公頃11.25~15千克,干旱地、山坡地或高寒地區,播種量提高20~50%。 4.播種期。因甘肅各地氣候不同,可分為三種情況:春播。春季土地解凍后,與春播作物同時播種,春播苜蓿當年發育好產量高,種子田宜春播。夏播。干旱地區春季干旱,土壤墑情差時,可在夏季雨后搶墑播種。秋播。在中國北方地區,秋播不能遲于8月中旬,否則會降低幼苗越冬率。 5.播種深度。視土壤墑情和質地而定,土干宜深,土濕則淺,較壤土宜深,重粘土則淺,一般1~2.5厘米。 6.播種方法。紫花苜蓿常用播種方法有條播、撒播和穴播三種;播種方式有單播,混播和保護播種(覆蓋播種)三種??蓳唧w情況選用。種子田要單播,穴播或寬行條播,行距50厘米,穴距50×70厘米或50×50厘米或50×60厘米,每穴留苗1~2株。收草地可條播也可撒播,可單播也可混播或保護播種。條播行距30厘米。撒播時要先淺耕后撒種,再耙耱?;觳サ目扇霾ヒ部蓷l播,可同行條播,也可間行條播,保護播種的,要先條播或撒播保護作物,后撒播苜蓿種子,再耙耱。灌區和水肥條件好的地區可采用保護播種,保護作物有麥類,油菜或割制青干草的燕麥、草高粱、草谷子等,但要盡可能早的收獲保護作物。在干旱地區進行保護播種時,不僅當年苜蓿產量不高,甚至影響到第二年的收獲量,最好實行春季單播?;觳?,紫花苜蓿生長快,分蘗多,枝葉盛,產量高,再生性強,刈割次數多,混播中其他牧草難于相配合,故以單播為宜。但若要提高牧草營養價值、適口性和越冬率,也可采用混播。適宜混播的牧草有:雞腳草、貓尾草、多年生黑麥草、鵝冠草、無芒雀麥等?;觳ケ壤?,苜蓿占40%~50%為宜。
(三)田間管理
1.播種后,出苗前,如遇雨土壤板結,要及時除板結層,以利出苗。 2.苗期生長十分緩慢,易受雜草危害,要中耕除草1~2次。 3.播種當年,在生長季結束前,刈割利用一次,植株高度達不到利用程度時,要留苗過冬,冬季嚴禁放牧。 4.二齡以上的苜蓿地,每年春季萌生前,清理田間留茬,并進行耕地保摘,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種后,要松土追肥。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,灌區結合灌水追肥,入冬時要灌足冬水。 5.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~5厘米,但干旱和寒冷地區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應為7~8厘米,以保持根部養分和利于冬季積雪,對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。 6.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應在生長季結束前20~30天結束,過遲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莖部營養物質積累。 7. 種子田在開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,以提高結實率。 8.紫花苜蓿病蟲害較多,常見病蟲害有霜霉病、銹病、褐班病等,可用波爾多液,石流合劑,托布津等防治。蟲害有蚜蟲,浮塵子,盲蝽象,金龜子等??捎脴饭?,敵百蟲等藥防治。但以一經發現病蟲害露頭,即行刈割喂畜為宜。
紫花苜蓿種子細小,幼芽細弱,頂土力差,整地必須精細,要求地面平整,土塊細碎,無雜草,墑情好。紫花苜蓿根系發達,入土深,對播種地要深翻,才能使根部充分發育。紫花苜蓿生長年限長,年刈割利用次數多,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亦多。據報道,紫花苜蓿每畝每年吸收的養分,氮為13.3千克,磷4.3千克,鉀16.7千克。氮和磷比小麥多1~2倍,鉀多3倍。用作播種紫花苜蓿的土地,要于上年前作收獲后,即進行淺耕滅茬,再深翻,冬春季節作好耙耱、鎮壓蓄水保墑工作。水澆地要灌足冬水,播種前,再行淺耕或耙耘整地,結合深翻或播種前淺耕,每畝施有機肥1500~2500千克,過磷酸鈣20~30千克為底肥。對土壤肥力低下的,播種時再施入硝酸銨等速效氮肥,促進幼苗生長。每次刈割后要進行追肥,每畝需過磷酸鈣10~20千克或磷二氨4~6千克。
(二)播種
1.種子。播種前要曬種2~3天,以打破休眠,提高發芽率和幼苗整齊度。種子田要播種國家或省級牧草種子標準規定的I級種子;用草地播種Ⅰ、Ⅱ、Ⅲ級種子均可。 2.接種。在從未種過苜蓿的土地播種時,要接種苜蓿根瘤菌,每千克種子用5克菌劑,制成菌液灑在種子上,充分攪拌,隨拌隨播。無菌劑時,用老苜蓿地土壤與種子混合,比例最少為1:1。 3.播種量每畝播種子6.5~8公斤,用草地每公頃11.25~15千克,干旱地、山坡地或高寒地區,播種量提高20~50%。 4.播種期。因甘肅各地氣候不同,可分為三種情況:春播。春季土地解凍后,與春播作物同時播種,春播苜蓿當年發育好產量高,種子田宜春播。夏播。干旱地區春季干旱,土壤墑情差時,可在夏季雨后搶墑播種。秋播。在中國北方地區,秋播不能遲于8月中旬,否則會降低幼苗越冬率。 5.播種深度。視土壤墑情和質地而定,土干宜深,土濕則淺,較壤土宜深,重粘土則淺,一般1~2.5厘米。 6.播種方法。紫花苜蓿常用播種方法有條播、撒播和穴播三種;播種方式有單播,混播和保護播種(覆蓋播種)三種??蓳唧w情況選用。種子田要單播,穴播或寬行條播,行距50厘米,穴距50×70厘米或50×50厘米或50×60厘米,每穴留苗1~2株。收草地可條播也可撒播,可單播也可混播或保護播種。條播行距30厘米。撒播時要先淺耕后撒種,再耙耱?;觳サ目扇霾ヒ部蓷l播,可同行條播,也可間行條播,保護播種的,要先條播或撒播保護作物,后撒播苜蓿種子,再耙耱。灌區和水肥條件好的地區可采用保護播種,保護作物有麥類,油菜或割制青干草的燕麥、草高粱、草谷子等,但要盡可能早的收獲保護作物。在干旱地區進行保護播種時,不僅當年苜蓿產量不高,甚至影響到第二年的收獲量,最好實行春季單播?;觳?,紫花苜蓿生長快,分蘗多,枝葉盛,產量高,再生性強,刈割次數多,混播中其他牧草難于相配合,故以單播為宜。但若要提高牧草營養價值、適口性和越冬率,也可采用混播。適宜混播的牧草有:雞腳草、貓尾草、多年生黑麥草、鵝冠草、無芒雀麥等?;觳ケ壤?,苜蓿占40%~50%為宜。
(三)田間管理
1.播種后,出苗前,如遇雨土壤板結,要及時除板結層,以利出苗。 2.苗期生長十分緩慢,易受雜草危害,要中耕除草1~2次。 3.播種當年,在生長季結束前,刈割利用一次,植株高度達不到利用程度時,要留苗過冬,冬季嚴禁放牧。 4.二齡以上的苜蓿地,每年春季萌生前,清理田間留茬,并進行耕地保摘,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種后,要松土追肥。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,灌區結合灌水追肥,入冬時要灌足冬水。 5.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~5厘米,但干旱和寒冷地區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應為7~8厘米,以保持根部養分和利于冬季積雪,對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。 6.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應在生長季結束前20~30天結束,過遲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莖部營養物質積累。 7. 種子田在開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,以提高結實率。 8.紫花苜蓿病蟲害較多,常見病蟲害有霜霉病、銹病、褐班病等,可用波爾多液,石流合劑,托布津等防治。蟲害有蚜蟲,浮塵子,盲蝽象,金龜子等??捎脴饭?,敵百蟲等藥防治。但以一經發現病蟲害露頭,即行刈割喂畜為宜。